AG九游会2021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峰会在青岛举办

  新闻资讯     |      2024-10-11 16:21

  AG九游会2021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峰会在青岛举办9月28日,2021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峰会在青岛市召开。作为我国电子元件行业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行业会议,会上发布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并邀请行业专家和骨干企业共探行业热点。电子元件作为各种电子系统整机的基础部件,发展潜力巨大,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中国电子元件综合排序研发实力榜也备受国内外关注。根据榜单,歌尔股份在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综合排序研发实力榜排名首位,并位列经济指标综合排序第三位。

  进入后移动时代,发达国家对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封锁,已从半导体集成电路扩张到了其他电子元件领域,上游原材料价格飞涨、运输物流成本增加等难题,也给国内电子元件行业带来极大挑战。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企业顶住压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全行业年销售总额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三五”期间,电子元件行业中,电声器件行业的增长尤为突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搭载的微型电声器件稳步增长,以Airpods为代表的TWS耳机,以及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智能音箱市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包括扬声器、受话器、传声器、耳机、音箱、电声零件等产品在内的我国电声器件行业销售额达到3274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速高达14.7%,远超规划中原定3%的预计增速。电声器件行业也成为“十三五”期间增速最快的电子元器件分支,是拉动全行业正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得益于在声学元器件、声学系统、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内的长期积累,歌尔股份在电声元器件领域包括微型扬声器/受话器、MEMS麦克风/传感器等方面持续领跑。歌尔2021年半年报显示,歌尔在精密零组件方面,上半年实现营收60.51亿元,同比增长21.78%。根据2020年知名咨询公司Yole Development 发布的MEMS产业现状报告,歌尔2020年MEMS厂商营收排名升至第六位,继续保持国际领先。而在关键技术方面,歌尔实现了多种核心原材料的自研自制,综合应用超高精度模具、高精度金属/非金属加工、技术、激光技术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在微型电声器件、精密光学器件、微型麦克风、MEMS传感器、SiP系统级封装模组、精密结构件等领域内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精密制造能力。

  根据5G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的应用需求,歌尔持续探索,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新一代扬声器技术方案,包括微型扬声器SBS和大扬声器Cyclone两个品牌的升级技术,可实现搭载产品音质更优、空间更省、续航更长、防水更深等优点,为智能手机、可穿戴产品、智能音箱等带来更优质的声学表现,有望带来行业技术革新。基于在VR/AR方面的先发布局,歌尔还专门打造了高效SBS SPK的近耳声学系统方案,提供了开放声学且无声泄漏的声学系统,为相应的VR/AR产品提供优质的声学体验。

  在电子元件领域,质量管理与发展是直面全球市场的“通行证”。歌尔提出了“4P6零”预见式质量管理模式,斩获第四届中国质量提名奖。该模式实现了电子制造行业从传统的“微利代工”向“高质量、低成本、快交付”的转变,帮助消费电子制造行业找到了一条快速实现质量提升的途径。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电声器件行业销售额有望达到3983亿元。行业将持续强化电声器件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平,进一步加强电声零配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加强全链路声系统设备的研究,夯实我国电声器件行业的基础;提倡精益生产、柔性生产等先进制造管理方式,提高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瞄准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声技术的融合,促进电声器件向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发展。面向未来,歌尔也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围绕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声学、光学、微电子等方面的应用,继续深化产业布局,助力电子元件行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科文)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咖啡因,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压等。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技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技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